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资产负债率是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债权人最看重的客户信用指标。
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企业债务风险越小,反之则越大。如果资产负债率超过100%,说明企业已经资不抵债了。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资产负债率是高点好,还是低点好呢?关键要看债务融资后收益的大小。
如果借钱所产生的收益大于资金成本,从股东利益出发,这个钱就应该借,越多越好,利用债务杠杆提升企业收益。作为债权人,最看重的就是企业资产负债率,因为债权人需要把握债权的风险,自然要评估债务人的偿债能力。
不断放大债务杠杆,这无疑会加剧债权人的风险。当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一个数值时,债权人的借贷意愿就会减弱。资产负债率的高低,还有债权人与债务人博弈的因素在里面。两相综合,判断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处于什么水平,既要考虑资金收益,又要考虑偿债风险。所以说,债务杠杆就是一把双刃剑。
不过,光用资产负债率评价企业的债务风险是不够的,因为还涉及资金的配置问题。企业短债长用,即便资产负债率不高,也可能导致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后果。此时,资产负债率结合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一起分析,就可以比较合理地判断企业的债务风险了。
资产负债率警戒值是70%,意味着总负债不宜超过总资产的70%;流动比率的参考值是2,意味着流动资产偿还短期负债要有两倍的保障能力;速动比率的参考值是1,意味着流动资产扣除存货以及预付账款后,偿还短期负债要有一倍的保障能力。
管好资产负债率,事关企业生死。管理好资产负债率,一方面要平衡好资金收益与债务风险,另一方面要合理搭配长短期资金,维持资金流动性的稳健。
在做财务分析时,绕不开盈利分析。如何做盈利分析呢?可以从下面两个财务比率入手:
①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它能反映出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高低。
②产品的销售毛利率。产品层面的盈利能力如何,应该看产品销售毛利率的高低。此外,通过产品销售毛利率,我们还能判断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销售毛利率高的产品一般代表着附加值高,市场竞争能力强。透过销售毛利率指标,我们也能看出产品有无降价空间。如果产品盈利能力强,但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差,就说明企业内部运营管理差。
销售毛利率能传递出很多重要信息,需要特别重视。在基于销售毛利率判断产品的盈利能力时,应注意下面这三点:
第一,多产品加权平均后的销售毛利率,不能反映单一产品的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应分不同的产品逐个分析。企业在绩效考核时,如果考核销售毛利率,销售部要想改进这一指标,有哪些手段呢?
首先想到的是给产品提价,问题是提价后销量可能会受影响,后遗症太大;其次想到的是找生产部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这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且起作用有滞后性;最功利的办法是加大对高毛利产品的促销力度,通过改变销售权重结构来改善整体的销售毛利率。
但当企业涉及多产品的销售时,企业整体的销售毛利率高,不代表单一产品的销售毛利率都高;企业整体的销售毛利率低,也不代表单一产品的销售毛利率都低。因为,整体的销售毛利率是依据单一产品的销售毛利率加权平均后计算出的结果,单一产品的销售权重会影响企业整体的销售毛利率。
第二,产品的销售成本归集不完整,或成本费用化了,销售毛利率会虚高。最明显的例子是项目类产品与服务类产品的成本归集,有些财务人员为了简化会计核算,会将应在成本中归集的支出直接计入期间费用。这样一来,必然会导致销售成本“缺斤短两”,成本低了,销售毛利率势必虚高。
第三,为实现产品销售,若搭配了诸多提成、返点、回扣,销售毛利率就不能反映出产品真实的盈利能力。有什么办法可持续维持产品的高销售毛利率呢?一方面有赖于生产过程中践行精益管理,不断降本增效;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对产品不断创新,让产品不断迭代更新。
高负债率、高杠杆的企业,哪怕它是世界500强,实际也只是虚胖,与“强”无关。它经不起大的市场波动,辉煌与倒闭之间也许只有一步之遥。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
无论什么行业,市场不可能永远都是春光和煦的。意识不到市场的寒冬,就是管理者的前瞻性不够;意识到市场的寒冬却不积极准备资金过冬,这是管理者投机心理作怪。一切结果皆有因,因为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轰然倒下,这样的例子以前有,现在也有,未来还会有。
企业负债经营算不上错,利用财务杠杆有助于企业快速扩张,抢占市场先机。只是把杠杆用过了,好事会变坏事,这是值得反思的。企业家底是否殷实,总资产大小是一个衡量标准,但不能只看总资产大小,还应看资产负债率的高低。
资产负债率一旦超过70%这道红线,就意味着企业存在着很大的债务风险,也意味着金融机构不愿意再给企业新增贷款。当企业能正常支付利息且有利润时,企业不断借新还旧维持高负债运营是有可能的。
这样的做法一段时间内可能无碍,但凡赶上银根紧缩,新贷下不来,老贷又到期了,企业瞬间就会陷入债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