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除夕的由来(除夕的起源和历史变迁)

时间:2024-09-11 08:16:27

古代一年的最后一天被称为“岁除”,意思是旧的一年过去了,要换新的一年了。

除的意思是去除,更替的意思。夕就是夜晚。除夕,指的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

除还有一层意思是逐除。周、秦时期,到一年快要结束的时候,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来又把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东汉高诱《吕氏春秋注》记载:“前岁一日,击鼓驱疫疠之鬼,谓之逐除,亦曰傩”。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通常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日,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

除夕传统节日中有特殊意义的节日,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同是传统上的祭祖大节。

从除夕的日期意义上可以看出,这个节日应该是古代历法产生时就有了。

由于历史上不同的朝代,正月初一日期有变化,除夕的具体日期也是变化的。

从汉制定太初历开始,基本上都是阴历正月一日作为一年的开始。

中华民国成立后,改用阳历为标准纪年。

除夕也一度用来称呼阳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就是阳历12月31日晚上。

民间一直庆祝传统农历正月初一,除夕还是农历年最后一天。

现在,除夕基本上还是用来称呼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晚上。

东汉的文献记载已经有很多关于除夕的记载。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载:“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卫凶也。”

这是记载当时除夕会立桃人,将神荼、郁垒这两位神祇的形象雕刻在桃木板上,后来演变为贴春联的习俗。

西晋周处《风土记》:“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馈问,谓之馈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除夜祭其先,竣事长幼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

可以看出,西晋时期已经有了聚餐吃年夜饭、守岁的习俗。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岁暮家家俱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

此时,一年最后一天晚上每家都要特别准备好酒好菜,迎接新年。

隋唐时期,年夜饭就更丰盛了。

根据韦巨源《烧尾宴食单》记载,唐朝初年,年夜饭的基本配置有四类。

1、五辛盘

2、胶牙饧

3、汤中牢丸

4、椒柏酒

两宋时期经济,更加繁荣。据两宋时期的文献记载,年夜饭主食是一种名为“馎饦”的手擀汤面。南方吃汤圆,北方人吃饺子的习惯已经开始了。酒会配屠苏酒。

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屠苏就是屠苏酒。当时已经开始贴桃符,就是在桃木板上写文字,最开始写的就是“神荼”、“郁垒”。

后来,随着造纸技术的发展,开始在红色的纸上写对联,这叫“春贴纸”。

经过元、明,年夜饭的花样越来越多了。

明刘若愚《酌中志》记载:“正月初一五更起……饮柏椒酒,吃水点心(饺子)。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曰贺新年也。”

已经在饺子里包银钱,以示好运了。

明代,桃符演变成了“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除夕前发布旨意,要求官员和普通民众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

这使得春联成为了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传统习俗。

根据清宫膳食档案记载,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除夕,宫里一共准备了63道冷菜热菜,12种点心包子,以及各式各样的南北小菜。

这是后来的满汉全席的雏形。

“年夜饭”一词出现是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顾禄《清嘉录》记载:“除夕夜,家家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话,名曰‘年夜饭’,俗称‘合家欢’。”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好酒好菜平日里都能吃到,除夕团圆饭的意义更多承载了家庭亲情纽带的精神意义。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赶回家一起吃除夕年夜饭,是为了心里对亲人的牵挂。

经济水平提高,家庭对个人的精神寄托意义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进一步提高。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关注,因为种种原因没法回家吃年夜饭的人。

这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社会包容度提高的表现。

这也将会为传统节日注入新的内容和社会价值。